美丽“陷阱” ——问题肉毒素乱象调查 -九游app官方正版下载

美丽“陷阱” ——问题肉毒素乱象调查

分类:6版 时政观察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15

a   |  a

  近期,多地医院接诊的肉毒素中毒患者明显增多,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不少患者为了快速瘦身、除皱,注射了来路不明的肉毒素,虽然短时间内获得了不错的美容塑身效果,却遭受健康困扰。

  成本1.5元、出厂价20元、卖给消费者上千,主要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对外销售,这些来历不明的问题肉毒素,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记者调查揭开问题肉毒素的美丽“陷阱”。

  肉毒素中毒事件频发

  “头晕眼花看不清,嗓子发紧,舌根发硬,我第一反应就是中毒了。”“我以为得了脑梗或者脑供血不足,昏昏沉沉,双腿发软,一侧身体发麻。”“注射一周后就出现复视、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还伴有失声、右眼睑下垂。”……

  这些患者描述了自己中毒后的种种症状,到底中的什么毒?答案是肉毒素。近日,北京、江苏等地多家医院频频接收肉毒素中毒患者,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化学损伤中毒救治科主治医师王春燕表示,该院几乎每天都要接治肉毒素中毒的患者,目前有八九个患者正在住院治疗,多数来自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还有部分患者来自南方。

  记者采访当天,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毒科病房正在住院治疗的患者中,近三分之一为肉毒素中毒。

  王春燕透露:“2024年上半年,我们收治肉毒素中毒患者200多例,而以往每年就几十例。”据王春燕介绍,肉毒素中毒十分危险,严重中毒会导致呼吸肌麻痹无力,需要紧急做气管插管,上呼吸机。

  除了这家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苏州大学附属二附院等不同地方的医院,近期屡有这类中毒患者送到急诊。

  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孙昊说:“目前我们病区接收了几十例肉毒素中毒患者。”

  针剂成分不详

  被送进急诊,患者才知道是肉毒素中毒。记者采访发现,像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患者竟然对自己在美容机构注射的所谓“祛皱针”“瘦脸针”成分和剂量一无所知。患者大多表示,“不知道”“感觉看了也不懂”“没看过”。

  成分不详,剂量不清,但一些肉毒素针剂在美容机构的包装下,显得科技感满满。王春燕表示,这些产品多命名为“xx肽”,如“六胜肽”“胶原肽”等,向消费者宣称利用“高精尖”生物科技制成。

  采访中,一些患者还表示,美容机构对她们采取“朋友式”营销,久而久之,一叶障目。

  一名来自河北唐山的患者说:“因为太信任‘朋友’,我都没关注注射物成分,直接让她打针。”

  此外,记者了解到,美容机构注射的肉毒素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一针不等,通常以包年或是套装的形式捆绑兜售给女性消费者。

  一名来自内蒙古赤峰的患者说:“我办了年卡,两年2000多元,对方承诺无次数限制,可以随便打针。”

  成本1.5元售价千元

  肉毒素在我国被列入毒麻类药品,自2008年起,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等均有严格规定和要求。一些美容机构,特别是网上那些没有行医资格的美容微商,售卖的肉毒素都是从哪儿来的?

  南京的王女士从微商手中花8000元买了10瓶肉毒素,按照商家的说明,调配生理盐水后,自行注射到脸部。

  “我使用后恶心、头晕,就联系了卖家,他说是正常反应。我不敢用了,想要退货时发现已经被拉黑。”王女士回忆说。她立即向公安部门反映线索。

  经过对销售网络溯源,执法人员找到了一家位于山东淄博的生物制品公司。

  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发现车间正在生产大量“肉毒素冻干粉”。从外包装看,这些肉毒素成品都是裸瓶包装,没有任何标签,只是一个几毫升的小玻璃瓶,里面灌注了一些不明粉末。

  据了解,这家企业生产肉毒素冻干粉针剂,每支成本仅1.5元,出厂价20元,主要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对外销售。

  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白洋介绍:“正常的肉毒素要通过正规的药品经营模式销售,而假冒的产品销售网络则非常隐蔽,基本上通过网络、物流等方式不见面、非接触销售。”

  正规厂家生产的每支肉毒素出厂价大约800到1000元,市场零售价近2000元。而这些被查处的裸瓶肉毒素,层层加价后,最终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在千元左右。

  拿货后必须删微信记录

  为了逃避监管,上述企业负责人要求代理商在拿货以后,删除所有的聊天记录、发货转运记录等等。

  代理商蔡某称:“我也是通过网络看到他们的宣传,才加了生产商的微信。进了七八次货,每次交易成功就直接删除微信。”

  据了解,仅蔡某一名代理商就从涉案企业采购了大批假冒肉毒素冻干粉针剂,通过层层代理销往上海、浙江、黑龙江、江苏等地,涉案金额约380万元。这些裸瓶肉毒素最终通过微商流向消费者,频频引发肉毒素中毒事件。

  甘肃警方日前在兰州一处出租屋内查获大量肉毒素产品。这些肉毒素,是由所谓的“国内一级代理商”组织背包客“人肉”夹带,或者通过虚报、瞒报品名等方式寄递,从韩国走私入境。

  记者还发现,各类社交群是这些走私入境的肉毒素销售的灰色地带,尤其是微信群。

  代理商们通常用行话发布广告,例如:“粉肉到货,需要滴滴”等,这样的广告隐语一发布,很快就有下家主动联系购买,货品常常供不应求。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2023年医美市场规模高达2912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4100亿元,其中肉毒素在医美项目中关注度超过56%。

  对于问题肉毒素乱象,孙昊表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强烈呼吁有需要的人群,一定要去大型、综合性医院等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操作。”

  据1月12日央视新闻

标签:

最新更新

看新疆新闻,关注法制报微信

  • 分享到:

九游app官方正版下载的版权和免责申明

新疆法制报网制作的专题内容,所注“中国西部网讯”均为新疆法制报网独家九游app官方正版下载的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疆法制报网”并保留“新疆法制报网讯”电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