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九游app官方正版下载 > 新 > 新疆 正文
擦亮“金字招牌” 建设平安雪都 ——阿勒泰地区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工作综述
分类:新疆 来源:新疆法制报 作者:齐琪 李慧玲 发布时间:2021-12-22
a | a2020年,阿勒泰地区被命名为全疆首批自治区优秀平安地区,6县1市均被命名为“自治区优秀平安县市”,其中2个县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地区“一感三率”连续10年位居全疆前列。
如今,又有喜讯传来,阿勒泰地区被命名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一项项荣誉,是阿勒泰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指示批示精神,立足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实际,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的丰硕成果。
一组组数据,是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同步并肩,民生改善与平安建设携手同行,带给阿勒泰地区各族群众稳稳的幸福。
正如阿勒泰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新所说:“‘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地区’这块‘金字招牌’,是对‘雪都阿勒泰’多年来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最好奖励。”
12月10日,哈巴河县居民在“桦城交通平安驿站”办理业务。杜霖枫 摄
一份蓝图,勾画治理路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阿勒泰地区注重顶层设计,坚持党委统筹高位推,地委书记任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搭建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联署办公平台,建立地县乡村四级平安建设指挥调度体系,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加强日常考核调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平安建设架构。
2020年3月被确定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地区后,阿勒泰地区梳理研究了268项各县(市)、部门(单位)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绘制了市域社会治理“五治”蓝图——坚持政治引领,建立重大风险防范机制,提升市域防控风险水平;开展政法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整改承诺,持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发挥群众自治主体作用,探索以“红色物业、网格党建、党群服务”为重点的新时代城镇基层党建制度体系领航工程;释放现代科技最大效能,统筹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围绕服务旅游发展实施“智慧雪都”工程,形成鲜明的阿勒泰治理特色。
突出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阿勒泰地区各县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拔地而起,且各具特色——布尔津县自主研发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群众需求“一屏解决”;福海县构建乡(镇)村(社区)网格四级矛调体系,矛盾纠纷的解决已从“最多跑一地”变为“最多就近跑一地”;青河县建成“心防”体系,将调解员培养成心理疏导专家……如今,阿勒泰地区社会矛盾纠纷常态排查、逐级受理、限时办结、结果反馈、回访评价的闭环管理已经成型,成功实现了“纠纷源头解、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
矛盾纠纷化解、“义警”志愿服务、智慧小区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阿勒泰地区亮点频现。今年,阿勒泰地区又与西北政法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的法学导师合作,制定平安阿勒泰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构建起联建联创的工作局面,共同探索边疆市域社会治理阿勒泰新模式。
一份承诺,凝聚平安合力
“码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一碗水端平,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是阿勒泰地委行署向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之一。
阿勒泰地区编制《阿勒泰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政务服务“码上办、掌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汇编》,依托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搭建智慧政务、智慧法院、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基本单元,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标准化、精细化程度。
整合343个单位部门的咨询、服务热线电话,统一为“12345”,实行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有效畅通群众诉求通道。打破行业壁垒,全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目前,已建成8个地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实现82个部门(单位)集中办公,让群众享受“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扇窗、办所有事”的便捷服务。搭建地、县、乡、村四级行政服务网络平台,实现3937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0%网上预约、网上办理。
在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中,阿勒泰地区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加强和改进诉讼服务、司法行政管理等工作,推出112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
实行延时服务;开通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绿色通道”,法定节假日确需办理相关证件的实行预约办证制度;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公安机关推出的22项措施真正便民利民。
充分用好司法救助机制,推动多部门联合救助;支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耕地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工作;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检察机关的25项措施聚焦民生需求。
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提供跨域立案服务,与各地法院密切协作,实现当事人在“家门口”就近立案……法院系统的27项举措实现社会公平。
郑重承诺、躬身践行,阿勒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人民放在了心中,也必将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2020年,阿勒泰地区公众对平安建设的总满意度、安全感、知晓参与率、对政法部门满意率分别达99.93%、99.99%、100%、99.85%。
一支队伍,守护百姓幸福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这是阿勒泰护边员对祖国的庄严承诺。
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边境大区,边境线长1197公里。阿勒泰地区不断强化护边员队伍建设,制定护边员能力素质提升5年规划,向所有边境警务站选派“一书两员”(每站1名县级领导包联任第一书记、1名干部任政治辅导员、1名边管民警任业务指导员),每年开展护边员大练兵、大比武和百日会战,提升战斗力。2021年6月,阿勒泰地区边境管控联管联防三张网的经验被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在全国推广。
阿勒泰地区全力强化基层政法队伍建设,把给警务站配备政治辅导员作为一项有力举措,给全地区60个中心便民警务站各选派1名政治过硬、理论水平高的政治辅导员,抽调215名机关干部充实到便民警务站,全面提升警务辅助人员履职能力。积极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60个乡镇(街道)全部规范配备政法委员,每个乡镇(街道)配备2-4名综治专干,每个村(社区)招聘2名综治专干,出台综治专干考核管理办法,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阿勒泰地区将2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分配至各小区网格,制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积分管理细则,明确其维护稳定、矛盾化解等八项职责,按照“群众点单、部门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组团式服务。
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队伍活跃在阿勒泰的角角落落,他们迈开步子丈量民情、敞开心扉听取民意、俯下身子为民办事,涌现出一批许党许国的“平安卫士”。其中,青河县委原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红星同志被评为2019年“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司法所所长库兰·阿新别克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
“平安”代表着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环境、安定的社会,还有群众内心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民心中朴素的期望,也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阿勒泰地区将以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防风险、保安全、促和谐,全力守护百姓心中的“安”,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建平安阿勒泰、共享平安成果,稳步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喀纳斯景区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图瓦人雪地赛马。刘新海 摄
责任编辑 杨瑞
擦亮“金字招牌” 建设平安雪都 ——阿勒泰地区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工作综述 -九游app官方正版下载
标签:
最新更新

看新疆新闻,关注法制报微信
- 分享到:
-
九游app官方正版下载的版权和免责申明
新疆法制报网制作的专题内容,所注“中国西部网讯”均为新疆法制报网独家九游app官方正版下载的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疆法制报网”并保留“新疆法制报网讯”电头。